南京 南京朝天宫

[编辑]

        南京朝天宫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。位于南京市中心的西南面。古代称治山,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此冶铁铸剑,后历代帝王多在此建寺庙宫殿。明洪武年间(1384年)明太祖朱元璋下诏赐名为“朝天宫”,取“朝拜上天”,“朝见天子”之意。清末,朝天宫改为江宁府学和文庙,朝天宫现为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。

  明代的朝天宫,一方面是皇室贵族焚香祈福,礼拜道教诸神的道场。另一方面在三大节(春节、冬至、皇帝诞辰)前作为文武百官演习朝拜礼仪的场所,有时也作为官僚子弟袭封前学习朝观礼仪的地方。 现在每天都举行大型古乐表演和朝拜天子礼仪表演。

        明代的朝天宫是当时南京最大、最著名的道观,占地面积300多亩,有各种殿堂房庑数百间,立体建筑有神君殿、三清正殿、大通明宝殿、万岁正殿等。大山门为东向,据载,大山门内有左右碑亭各一。其南碑为"奉敕重建朝天宫碑",保存完整,现存朝天宫大成殿丹墀前,其北碑碑身已毁,仅存碑座赑屃。

  明末,朝天宫部分建筑毁于战火。清代康熙、乾隆时期,随着江南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,朝天宫也逐渐得到重修,规模甚大,"宫观犹盛,连房栉比"。康熙南巡时,曾为朝天宫题写匾额,曰:"欣然有得"。乾隆留下江南,曾先后五次登临游览朝提高,每次都题诗寄兴。如今刻有五首乾隆亲笔题诗的石碑,仍完整的立在朝天宫后山御碑亭内,供游人观赏。
  
        道光年间因朝天宫屡遭火灾,从风水家言,把朝天宫大山门由朝正东,改为偏向东南咸丰年间,太平天国定都年间,把朝天宫改为制造和储存火药的"红粉衙"。 同治五年(1866)两江总督曾国藩,为了标榜儒家思想,粉饰太平,将后来的道观改为孔庙,并把原在成贤街的江宁府学迁至朝天宫。于是就形成了中为文庙,东为府学,西为卞公祠的格局。

        朝天宫为典型的明清殿宇式建筑。其建筑格局、样式、营造技术等,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明清建筑的重要而难得的实物资料,具有极高的历史、艺术和科学价值。朝天宫一直是南京的重要名胜。明清之际,南京有"金陵四十八景",其中"冶城西峙"就是指朝天宫。文人雅士书写朝天宫的诗文,延绵不断。

本条目最后由 haiyouxiao 更新于2009-04-29 16:41:01 查看历史版本

城市名:
入住日期: yyyy-mm-dd 退房日期: yyyy-mm-dd
价格范围: 宾馆名:
什么地方?
入住日期: yyyy-mm-dd 退房日期: yyyy-mm-dd
餐馆
  • 关  键  字:
  • 出  发  地:
  • 价格范围:
  • 行程天数: